站长网 产品 34万亿的“新基建”浪潮中,平安凭实力站C位

34万亿的“新基建”浪潮中,平安凭实力站C位

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 新基建的概念首次被提出。与老基建不同的是,新基建带火了大数据、人工智能,有着更高的建设维度:在领域上,新基建多为数字型基础设施;在理念上,新基建重在发力科技端。 进入2020年,新基建的建设步伐开始加快。此前,

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 “新基建”的概念首次被提出。与“老基建”不同的是,新基建带火了大数据、人工智能,有着更高的建设维度:在领域上,“新基建”多为数字型基础设施;在理念上,“新基建”重在发力科技端。

进入2020年,“新基建”的建设步伐开始加快。此前,北京、福建、河南、云南、广东、江苏等多地已经发布2020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清单。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各地关于“新基建”的投资计划规模合计已超40万亿元。

作为中国经济重要支柱的民营企业,如平安、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都在“新基建”中提前卡位布局。

在今年“两会”,新基建又一次成为代表们热议的话题,深刻说明这一概念背后宏阔的想象空间。作为“金融+科技”、“金融+生态”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平安在金融、智慧城市等领域的革新、升级思路,也与国家的“新基建”理念不谋而合。 

金融:为新基建者注入新鲜血液

金融之于“新基建”和中国经济,好比血液系统之于人体。普惠金融体系也如毛细血管一般,更深入地触达到各行各业。

在这次疫情的冲击下,“供血”最受影响的,当属小微企业金融。

尽管政府一直在资金端强推各种缓解中小微融资困境的措施,全国中小微资金需求缺口却高达20万亿左右,信息不对称的鸿沟横亘在资金端和需求端之间。

加上疫情的爆发导致全球商业活动锐减,不少中小微企业的资金链被直接敲断。雷锋网了解到,截止3月2日,国内中小企业复工率仅达到45%; 3月4日公布的2月财新中国综合PMI录得27.5,大幅下降24.4个百分点,创历史新低。

新伤、旧患夹击之下,该如何借力金融科技,更好地保护经济毛细血管,为“新基建”解决缺血之忧?

把综合金融服务和科技赋能刻在DNA里的金融壹账通,正是平安以数字化提质“新基建”,为这套血液系统增强“供氧”能力的关键输出点。

34万亿的“新基建”浪潮中,平安凭实力站C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站长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zzz.com.cn/html/yunying/chanpin/2021/0610/10351.html

作者: dawei

【声明】: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77-28828765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xwei067@fox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