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网 应用 移动互联网主要基于四大网络变革产生作用

移动互联网主要基于四大网络变革产生作用

7月6日,人民网发布《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6)》,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彭兰教授撰文指出:移动互联网对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等的影响,主要是基于终端网络、用户网络、内容网络、服务网络上发生的变革。 从终端网络层面看,物联网等技术将推动形

  7月6日,人民网发布《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6)》,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彭兰教授撰文指出:移动互联网对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等的影响,主要是基于终端网络、用户网络、内容网络、服务网络上发生的变革。

 

  从终端网络层面看,物联网等技术将推动形成“人-物”合一的新时空。在物联网的视野下,我们将看到另一番景象:未来在各种环境中存在的一切物体,都有可能成为一个智能的终端,它们可以自主地发送或接收信息,物与物之间也可以实现智能的连接与互动,而不再完全受制于人。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各种电器都能进行智能传感的“智能家居”将让他们直接感受到物联网应用带来的变化,但无疑,物联网将超越智能家居,而在各个层面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存方式,也带来全新的产业形态。

 

  从用户网络层面看,用户行为将呈现碎片化、并发性和在虚拟化等新特征,社群将成为更重要的“生产力”。圈子之所以广泛存在,在移动空间中还在不断发展,还是源于圈子给成员带来的归属感甚至阶层感,还有成员间可能发生的资本、资源交换,以及在某些时候圈子对个别成员形成的集体性支持等。尽管多数人在圈子中会受到约束、抑制,个体的独立感也会减弱,但是,退出圈子的行为并不经常发生。在微信中,早期退出微信群是在众目睽睽下的,尽管后来的微信优化了退群功能的用户体验,但是,很多人还是为了某种期待而选择留在群里。圈子作为社会关系与社会资本的重要体现,将会持续地影响着移动空间中的多数人。

 

  从内容网络层面看,公共传播模式和公共话语空间将发生进一步变革。公共信息生产更趋“现场化”、“分布式”,用户在新闻现场提供的信息的比重会继续上升,专业媒体这样的“中心”的地位将进一步削弱。除媒体外,政府机构、企业、各种组织以及个人在信息生产方面都拥有了更多的权利和技术条件,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更广泛的信息生产系统。技术性力量对公共信息分发渠道控制力在不断增强,社会化媒体和机器智能推荐这两者的权重更大。这也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移动互联网内容分发的主要机制,而这两个平台主要是由技术性公司控制的。社会圈子成为重要的公共话语空间,作为公共话语空间的社会圈子,既不同于以往的社区,也不同于微博上以弱关系为主的社会网络。社会圈子映射着现实社会关系,无论是权力关系,还是利益上的关系,或是其他。作为一种新的公共话语空间,权力关系和利益关系等对信息传播和意见形成起着强烈的约束作用。

 

  从服务网络层面看,场景经济、数据经济和共享经济等将成为经济的新思维或新模式。场景并不只是与“地理位置”相关,与移动时空下用户状态相关联的,还有一整套“场景”要素。具体而言,构成场景的基本要素包括:空间与环境、用户实时状态、用户生活习惯、社交氛围等。同时,场景还需要区分共性化场景和个性化场景两个不同层面。共性化场景是在一般人群中具有普遍性、普适性的场景要素,对共性化场景的理解与运用,是移动服务的标配。个性化场景则是在特定时空下与个人特征相关的场景要素,对个性化场景的定位与利用能力,是未来的移动互联网竞争的方向。对用户数据的采集与深层应用,也将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方向,这也是它改造传统行业的重要杀手锏,O2O应用、场景应用以及共享经济平台,都离不开数据分析。此外,共享经济趋势是不可避免的,虽然对共享经济的理解不尽相同,但是,共享经济的特点是人们认同的,那就是在需求与服务或资源之间提供实时的、高效率的匹配、连接。

 

  移动互联网创造的新时空以及可能影响,在今天还刚刚展现出来,无论未来还会发生什么,我们都不能只求获得一个“好”或“坏”的结论,也不能用“双刃剑”这种思维惰性来敷衍。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每一种变化发生的深层机制。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站长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zzz.com.cn/html/yidong/yy/2021/0717/13644.html

作者: dawei

【声明】: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77-28828765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xwei067@fox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