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网 评论 读书人为什么不学习了

读书人为什么不学习了

我们当然不能就以偏概全地得出所有读书人都不读书的结论。毕竟有的人还坚持在专业书外,汲取综合性书籍的思想智慧,只不过不为外人道罢了。而在老一辈学者看来,有些闲书读了无益,有时候不读闲书是一种美德,代表了学术自律和用志不分的钻研精神。但不能

我们当然不能就以偏概全地得出所有读书人都不读书的结论。毕竟有的人还坚持在专业书外,汲取综合性书籍的思想智慧,只不过不为外人道罢了。而在老一辈学者看来,有些“闲书”读了无益,有时候“不读闲书”是一种美德,代表了学术自律和“用志不分”的钻研精神。但不能不看到,现在不少学者是“没空读书”:不仅没空读“闲书”,连正经书也干脆没空读。我们有些学者太忙了,忙着申请课题、发表论文、参加会议、报销经费,即使做自己的专业研究,也毋宁是一目十行地“浏览文献”,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读书”。相互之间见面,聊的也多是职称、课题等琐事,十分无趣。

没空读书,学者们总要写书吧?但好像也很少出现公众能看、爱看的好书。这从近期陆续公布的各类“2014年度好书榜”中可窥得一斑。像《讲谈社·中国的历史》《失败的帝国》等广受好评的佳作获得了众多提名,但都是译著,而且类似图书比例不小,以至于有评选组织者明确要求,要给国内原创著作一定名额。即便如此,进入公共阅读空间的原创作品也还是太少了。究其原因,恐怕不是写不出,也有不愿写的成分。不少学者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还是有门槛的,要专业化,不能大众化。

这种观点固然有一定道理,但学有精专并不必然排斥大众传播。事实上,像范文澜、吴于廑、周一良这样的前辈大家,都曾经写过雅俗共赏的大众读物。学术思想的大众传播,本来应该是学者的使命之一;善于用通俗易懂的话讲出高深的道理,本身就是极高的修为。把简单的道理包装成复杂拗口的专业术语,实在不是自信的表现。很多在国际上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也是走“群众路线”的好书。

让学者们有空读书,愿意面向大众写书,进而积极营建公共阅读空间,学术评价体制要有所改变。不能用僵硬的论文发表、课题申请束缚住学者们的创造力。学术乃天下之公器,作为公共阅读的提供者,学者理应为大众提供优质的原创思想;作为公共阅读的践行者,学者也应该用更多的时间读书,读专业之外的好书。专家学者是社会的精英,如果连他们都忙得没空读书,恐怕就有问题了。

读书人为什么不学习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站长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zzz.com.cn/html/xinwen/pinglun/2021/0524/5310.html

作者: dawei

【声明】: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77-28828765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xwei067@fox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