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网 动态 雷达上天前 在这个布满“钉子”的实验室分析

雷达上天前 在这个布满“钉子”的实验室分析

临近上午10:00,记者赶到位于空天院怀柔园区的合成孔径雷达测试实验室时,岳海霞正在电脑前忙碌。看到记者进门,岳海霞满脸微笑地从工作台上站起来,热情地跟记者打招呼。实验室进深三间,外面是测控间,中间是吊装间,里面是微波暗室。岳海霞负责的合成

临近上午10:00,记者赶到位于空天院怀柔园区的合成孔径雷达测试实验室时,岳海霞正在电脑前忙碌。看到记者进门,岳海霞满脸微笑地从工作台上站起来,热情地跟记者打招呼。实验室进深三间,外面是测控间,中间是吊装间,里面是微波暗室。岳海霞负责的合成孔径雷达集成测试工作就在这个实验室进行。

与光学遥感观测利用可见光探测成像不同,合成孔径雷达利用微波成像,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监测能力,能够透过云、雨、雾、沙尘暴等,直接观测地表信息。

当前,合成孔径雷达在资源调查、减灾救灾、环境保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抗洪救灾中,合成孔径雷达就大有用武之地。“发生洪涝灾害时,利用光学卫星或雷达卫星可以快速了解洪水灾害的影响情况。”岳海霞说,然而,如果降雨一直持续,光学卫星就会因为云雾遮挡,难以对地表进行全面有效的观测。此时,装有合成孔径雷达的气象卫星就可以发挥自身优势,持续监测受灾区及周边水域水体变化,为防灾减灾提供决策参考。

在测控室听了合成孔径雷达的“简介”后,为了尽早进入实验室的“心脏”——微波暗室,一探雷达测试的究竟,记者伸手就想开门。

站在记者身旁的测试老师看到这一幕,像触电一样,“唰”一下就把记者拉住,提醒道:“进入吊装间和微波暗室之前,必须先穿上防护服,戴上防护帽,在除尘间‘吹风’除尘。”

“在日常测试中,我们进入吊装间和微波暗室时,防护、除尘,这些环节一项都不能少。”更换防护服时,岳海霞强调。

穿过吊装间的大型吊装设备,进入微波暗室,眼前的场景着实让人大吃一惊。

暗室看起来很酷,甚至有些科幻,和我们平时见到的实验室不同,这里的墙壁和屋顶上,布满了犹如“钉子”一样的蓝色方锥。有密集恐惧症的人,如果看到这些密密麻麻的“钉子”,可能会感到不适。

实际上,这些整齐密布的“钉子”是由吸波材料做成的棱锥。岳海霞解释道:“它们主要是用来吸收测试天线发出的微波,避免测试人员受到辐射伤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站长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zzz.com.cn/html/xinwen/dongtai/2021/0610/10340.html

作者: dawei

【声明】: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77-28828765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xwei067@fox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