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网 大数据 大数据赋能环保新形态

大数据赋能环保新形态

为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对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的要求,助推环境管理转型,近期,环境保护部行政体制与人事司主办了大数据与环境管理转型专题培训班,高端大数据开始接地气,与生态环境保护接轨,助力互联网+ 时代环境保护新形态。 环境监测:模型化、精细化、

为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对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的要求,助推环境管理转型,近期,环境保护部行政体制与人事司主办了大数据与环境管理转型专题培训班,“高端”大数据开始“接地气”,与生态环境保护接轨,助力“互联网+ ”时代环境保护新形态。

 

环境监测:模型化、精细化、准确化

 

近年来,互联网为解决环境问题创造了前提条件。“互联网+ ”提出至今,丝毫没有变弱的趋势,而是更加实际地在各个行业引发变革。新的经济发展理念带来了全新的数据化驱动模式,在环境领域,环境大数据的概念油然而生,“互联网+ ”的春风也将吹来环保领域的大数据时代。

 

过去,空气质量状况的来源只能依靠各地空气站点,各站点间缺乏互联互通,一旦某地缺乏足够的空气质量监测点,空气质量的具体数值就无法获得。地面空气质量监测站的位置又是按照行政区域划分设置的,往往数量有限。拿北京市为例,六环以内共有35个空气质量站点,但仍无法反映整个北京市的空气质量状况,因而空气质量预测也总是难尽人意。

 

如今,针对这一难题,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与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城市局地大气主要污染物时空分布大数据模型———U-Air.这一模型是如何运用大数据进行工作的呢?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徐富春介绍说:“该模型主要通过融合两类数据来实现,第一类是地面监测站的空气质量监测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第二类是空气质量相关性数据,包括交通流、道路结构、兴趣点分布、气象条件和人们流动规律等大数据,用基于机器认知的算法就能建立一个数据模型。”通过U-Air 记录的数据建立的模型,可以分析和预测城市细粒度1km ×1km范围的空气质量,这对监测的精度是一个质的飞跃。

 

伴随着监测精度的提高,预测的准确度也大大提升。在这一模型中,用户可以查看任意点位之前6 小时的空气质量状况,并预测未来6-24小时的趋势。“目前,U-Air 已在61个城市进行验证,平均准确度比传统方法高出7 个百分点。北京的准确度可以达到75% ,广州和深圳可以达到80%.”徐富春说。实时监测每一寸土地,破解了以往监测站点易受附近环境影响、没有污染源排放清单和排放边界不太清楚的难题;准确度的攀升,也提高了不同区域受众对监测结果的信任度。

 

“未来,U-Air 将可以提前预测1-5 小时的空气质量,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计划自己的生活,比如什么时候去哪里慢跑,什么时候应该关窗户、什么时候应该戴口罩。”合作方微软(中国)有限公司资深架构师罗彤认为,更准确的数据,能带来更大的实用性。而所有这些计算只需花费几秒钟,大大节省了以往监测中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

 

通过大数据分析最重要的应用领域———预测性分析能力,U-Air 从大量复杂的数据中挖掘出规律,建立起科学的事件模型;工作中只要将新的数据带入模型,就可以预测事件的未来走向,这对以往的监控和预测逻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颠覆。

 

全国政协委员、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在2015年全国环境监测工作现场会上表示,2014年,中央和地方共投资4.36亿元,在177 个城市、552 个国控监测点位完成了第三阶段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能力建设,提前一年完成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实现全国范围内

 

的全覆盖,建成了发展中国家最大的空气质量监测网。自2015年1 月1 日起,全国338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1436个监测点位全部具备新标准监测能力并实时发布6 项指标监测数据和AQI 值,初步建成了空气质量监测预报预警体系,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

 

空气重污染监测预警体系

 

完成建设,实现了空气质量预报业务化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企业监管:可视化、全程化、远程化

 

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当这些新技术运用于企业的监管,会与环境保护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呢?苏州市姑苏区的“油烟+ 噪声+ 扬尘”云平台监管给我们带来了启示。姑苏区位于苏州市老城区,三产服务业是主力军,与工业企业一般不会立马搬迁或者关闭不同的是,餐饮企业开业和倒闭相对频繁,每天的运作也更为细微、繁杂、瞬时,传统的监管模式——线下备案、污染监管已经无法解决这一难点了。当地环保局为此开发了一套3G云平台环境管理系统,专门为监管那些小细杂的污染源提供了“千里眼”、“顺风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站长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zzz.com.cn/html/shuju/2021/0627/11810.html

作者: dawei

【声明】: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77-28828765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xwei067@fox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