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窗帘自动拉起,房间洒满阳光,悦人的轻音乐也随之响起。在你洗漱的同时,机器人会为你做好早餐,将房间打扫好……
当你出门的时候,接你上班的车辆也正好停在了你的门口,一路上都是畅通无阻……
幼时的我们,在文字中憧憬着未来生活的所有美好,而那时的我们,万万想不到的是,在我们长大成年的同时,曾经的那些憧憬,已经在我们眼前变成了现实。
百花齐放带来的“四大痛点”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AIoT、大数据、5G技术的发展,智慧家居、智慧社区成为众多企业纷纷布局的重点赛道。
数据显示:2019年,TOP200房企中涉足智慧人居的房企超过100家;阿里、腾讯、华为等科技巨头积极抢占社区、家庭场景;传统家电、安防企业则从家电产品和安防产品切入分一杯羹;不少垂直智能硬件企业更是借着智慧人居这股大潮破土而出……
百花齐放的家居,社区场景无疑催发了行业生态的繁荣。但与此同时,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和不足。
首先,发力智慧社区和智慧家居的地产公司缺少科技实力,有实力的科技公司又缺少对社区场景的理解,导致所谓的“智慧人居”解决方案和社区场景的结合度低,“伪智能”流行。
其次,场景与场景之间、各类智能单品之间普遍存在割裂问题,由此带来体验的割裂,没有实现真正的万物互联、物物对话。很多时候,用户为了获得一些简单的服务需要下载一堆App或小程序,或者需要在手机上多次操作,不仅挤占手机内存、增加使用成本,也增加了数据泄露风险。
再次,社区和家庭场景涉及到的智能硬件众多,背后厂商也众多,“智慧人居”生态普遍存在不开放、兼容性不足的问题。
最后,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但许多社区智能产品停留在“静态智能”阶段,无法及时更新升级、优化对用户的服务。由于地产行业的特殊性,从建设到交付往往需要若干年,不少“智慧社区”更掉入“交付即落后”的尴尬处境,如果交付后想进行系统性改造,则面临改造成本高、周期长的问题。
如何“破局”
显然,面对行业发展带来的“痛点”,需要有企业率先“破局”,解决这些“痛点”。
就在近日,实地集团在北京发布首个OTA智能社区。
据实地集团首席科学家、技术工程院院长许振斌介绍到:该社区真正实现了万物互联、物物对话及服务体验的跨场景协同。
此外,用户可以一个ID畅享社区各种智能服务,同时整个社区生态可以像智能手机、智能汽车一样通过OTA方式持续更新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