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网 百科 智能传感器怎样破局中国物联网困境

智能传感器怎样破局中国物联网困境

传感器技术历经了多年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代: 第一代是结构型传感器,利用结构参量变化来感受和转化信号; 第二代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固体型传感器,这种传感器由半导体、电介质、磁性材料等固体元件构成; 第三代传感器是智能型传感器。 智能传感器

传感器技术历经了多年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代:

 

第一代是结构型传感器,利用结构参量变化来感受和转化信号;

 

第二代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固体型传感器,这种传感器由半导体、电介质、磁性材料等固体元件构成;

 

第三代传感器是智能型传感器。

 

智能传感器具有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换、信息存储功能的多元件集成电路,是集传感芯片、通信芯片、微处理器、驱动程序、软件算法等于一体的系统级产品。

 

智能感知时代,智能传感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19年全球智能传感器市场的规模已经达到了347.6亿美元,受全球市场不断上涨的需求刺激,专家预测到2025年全球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有望超过900亿美元。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的兴起,推动传感技术由单点突破向系统化、体系化的协同创新转变,大平台、大生态主导核心技术走向态势明显,并成为发达国家和跨国企业布局的战略高地。

 

对此,我国也不甘落后早在2018年就做出了规划,明确指出要在2020年实现产业规模300亿的目标,进一步巩固了智能传感器在我国科技领域的重要位置。

 

目前智能传感器的应用领域主要有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电子和医疗电子四大领域。

 

在政策和市场驱动下,我国智能传感器产业生态趋于完备。设计、制造、封测等重点环节均有骨干企业布局。国内智能传感器技术研发已经初步开展,同时一些科研机构已建立起智能传感器中试服务平台,助推我国产业创新发展。与此同时,核心技术缺失、产品有效供给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科研生产与应用不协同等问题仍然有待突破。

 

短板:高精度传感器

 

但由于起步较晚,我国智能传感器产业目前仍面临产品有效供给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科研生产与应用不协同等问题,由此带来的产业安全、信息安全挑战不容忽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站长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zzz.com.cn/html/baike/2021/0624/11595.html

作者: dawei

【声明】: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77-28828765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xwei067@fox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