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业务分级保障的确定性承载
由于5G+垂直行业存在多种应用场景,且通常是eMBB、uRLLC和mMTC的融合应用,同时对SLA的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提供性能有界保障的确定性网络成为关键使能技术。就目前现状来看,3GPP R17和R18标准将重点增强支撑uRLLC、网络切片的RAN和SA的定制化服务能力;ITU-T、IEEE802.1和IETF等多个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分别开展L1-L3的确定性承载技术标准研究和定制;我国CCSA、5G推进组下属5G承载工作组、未来网络等多个产业联盟也都在积极开展相关技术标准和产业应用研究,如5GDNA已发布了5G确定性网络在电力行业的需求、技术和实践等系列白皮书。
此外,支撑云网融合的确定性承载网络是由不同层面的技术协议和QoS机制组成,需客观分析L1层基于时隙复用的FlexE接口和基于时隙交叉的MTN通道技术、L2层基于以太网桥接的时延敏感网络(TSN)系列技术以及L3层基于IP的确定性网络(DetNet)技术优劣势和适用场景,结合各类业务的差异化需求,研究在安全、隔离、可靠性、带宽、时延、抖动和时频同步等维度分别提供有界分级保障的关键技术。面向运营商广域网和行业专网等应用场景,构建优化的确定性承载网络技术架构和应用方案,实现对工业控制、AR/VR、机器视觉等典型业务有界分级保障的确定性承载。
适应云+AI+算力网络协同发展的定制化服务
在5G与云计算、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算力网络等新兴技术融合发展的推动下,我国ICT产业正向着“连接+算力+应用+服务”的创新生态模式演进。在AI广泛应用的趋势下,云网融合对算力的要求呈现出指数级的增长,对云计算节点的算力供给也提出了新挑战。
算力网络是实时传递算力等资源信息,实现多方异构的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的信息关联与高频交易的技术体系,从而解决不同类型云计算节点之间的算力分配与资源共享难题。未来,云网融合将向“算网融合”方向发展,承载网络也应提供无处不在的网络灵活连接能力,为算力网络及其应用提供定制化的服务能力并实现智能优质感知体验。
SRv6是段路由(SR)技术基于IPv6的应用拓展,比SR-MPLS具备更高的灵活扩展性、更强的应用结合能力和更完善的定制化编程能力。目前,我国运营商和设备商已基于SRv6+EVPN实现了Overlay和Underlay的融合应用,同时也正在积极推动SRv6技术标准研制和现网试点应用。想要实现未来构建与业务应用紧密结合的定制化服务网络,SRv6技术标准还需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