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网 交互 智慧农业:“互联网+”塑造农业新路

智慧农业:“互联网+”塑造农业新路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今年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此前,出台《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 增强农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今年“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此前,出台《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 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等文件。

 

  一系列文件的出台都在为互联网迅速发展下的智慧农业打下良好基础。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和科技、互联网结合,将会碰出怎样的火花?产生怎样的产业效应?

 

  国家顶层支持

 

  “随着十二大的召开,工业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农业才是一个根本点,要用一种持续有效的眼光看待农业的智慧型发展。”《每日农经》资深编导郭冬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互联网发展的大潮下,人口基数庞大的农村的互联、物联发展是被我们忽略的。而这次智慧农业的着重提出,让我们将目光更深层地放在基础农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智慧农业的未来前景上。

 

  2011年发布的《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中提出,在农业部确定的200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开展农业农村信息化试验区。重点开展3G、物联网、传感网、机器人(108.000, -3.15, -2.83%)等现代信息技术在该区域的先行先试,推进资源管理、农情监测预警、农机调度等信息化的试验示范工作,完善运营机制与模式。

 

  按照《规划》要求,“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信息化总体水平将从现在的20%提高到35%,基本完成农业农村信息化从起步阶段向快速推进阶段的过渡。具体指标包括:农业生产信息化整体水平翻两番,达到12%;农业经营信息化整体水平翻两番,达到20%;农业管理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60%;农业服务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50%等。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郑宇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国家近期的农业政策对于智慧农业的推广具有积极作用。《中国制造2025》将农业机械装备纳入其中,这向农民和投资者释放了信号,引导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流向智慧农业领域;国家对农业技术应用等方面实施的一些补贴政策,有利于降低智慧农业发展过程中企业的成本;农业政策中关于农业领域人才培养的政策,有利于吸引一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子参与到智慧农业的建设中来。

 

  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3年,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支出分别是 10497亿元、12297亿元、13799亿元,如果加上地方财政对三农的支出,从2012年开始,全国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已连续两年超过3万亿。2011-2014三年来,财政农业投入超过9万亿。

 

  市场混乱是主要问题

 

  国家的大力支持及政策的出台都在客观上保证着智慧农业向上发展。但是智慧农业在广大农村是否普及及发展程度更是应该研究的问题。

 

  “农业尽管是我们的基础所在,但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还处于弱势,存在短腿。在科技资讯方面,传统的农耕小城市跟大中城市或者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但是这也是智慧农业发展的必要所在。”在谈到智慧农业的普及问题时,江西省泰和县汉君雄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翔华这样对记者说道。

 

  而一般认为的农业大省智慧农业的发展情况是否也像普遍认为的有一定的同步性呢?郭冬云表示,我们传统认为的农业支柱省份、东北三省等的智慧农业发展不是很好,同样发展比较弱势的还有西北等省份,还是比较传统的农业耕作模式,智慧农业并没有融入到日常中。而江苏、新疆等地的智慧农业的普及率是很高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站长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zzz.com.cn/html/yunying/jiaohu/2021/0618/11180.html

作者: dawei

【声明】: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77-28828765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xwei067@fox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