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网 云计算 华为云CloudIDE的前世今生都有什么故事?

华为云CloudIDE的前世今生都有什么故事?

在华为开发者大会HDC.Cloud上,华为云发布了基于鲲鹏计算的开发者服务 CloudIDE服务,为鲲鹏开发者提供了很好的云端开发体验。 体验过CloudIDE的小伙伴都会有这样一个感觉,使用体验非常接近于Visual Studio Code(VS Code),包括界面布置、插件体验都很熟悉,甚

在华为开发者大会HDC.Cloud上,华为云发布了基于鲲鹏计算的开发者服务 — CloudIDE服务,为鲲鹏开发者提供了很好的云端开发体验。

 

体验过CloudIDE的小伙伴都会有这样一个感觉,使用体验非常接近于Visual Studio Code(VS Code),包括界面布置、插件体验都很熟悉,甚至不需要重新学习就可以把本地的开发工作直接移植到云端。

 

那这样一款云端IDE服务是怎么被打造出来的呢?

 

一声令下云起航

 

华为持续投入云计算及相关技术和产品研发已近10年,在虚拟化、存储、计算、云数据中心等领域不断进步。

 

2017年,华为成立Cloud BU,强力投入公有云,致力于为企业提供稳定可靠、安全可信、可持续创新的云服务。

 

展望未来,华为云将基于自身软硬件的技术优势,携手伙伴,持续为企业客户打造全球最佳体验的混合云,成为企业首选的云服务伙伴。

 

为了服务华为云开发者,2016年推出软件开发服务 DevCloud,并逐步成为华为云软件开发平台。

 

华为云DevCloud是集华为研发实践、前沿研发理念、先进研发工具为一体的研发平台,面向开发者提供研发工具服务,让软件开发简单高效。华为云DevCloud产品家族全集图

 

在落实云服务开发DevOps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开发者可以把需求、代码、构建、测试、发布、部署、运维、运营等工作全部从本地转移到云端,享受云服务带来的移动性和便利性。

 

仅有Coding一直缺乏有效的上云方式,导致开发者手中没有“趁手的家伙事儿”,传统IDE和云资源之间相对低效的开发体验,一直是横在全云化开发面前的一个“坎儿”。

 

据此,我们决心打造一款云上Coding的开发工具 —— 华为云CloudIDE。

 

十分挑剔觅玄铁(选定原型)

 

2015年 资源方案,Kubernetes避免了容器裸奔

 

为了给用户提供云端稳定的开发环境,起初CloudIDE研发团队考察了无数种资源方案,云桌面、虚拟机、沙箱、容器,但就资源易获取和编排管理能力而言,各种方案都没有完美的解决,但最终容器的易获取性和资源灵活性还是打动了我们。

 

Kubernetes(简称K8s),是一个提供跨主机集群的自动部署、扩展以及运行应用容器的平台,从支持OpenAPI起,K8s就成为了实际意义上的最主流的容器集群管理平台。

 

华为云随即上线了兼容K8s能力的CCE服务,为开发环境服务提供资源管理和适配能力,容器裸奔时代就正式结束了。

 

2016年 Eclipse Che牛刀小试

 

当时业界主流的IDE工具无非几种,Eclipse、Visual Studio、IntelliJ,直到今天这几款也依然是桌面开发者的首选。

 

基于提供多语言适配能力开发工具的初衷,以及考虑到商业许可及用户接受度,我们选择了基于Eclipse Che来构建第一代CloudIDE服务的方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站长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zzz.com.cn/html/yun/2021/0624/11601.html

作者: dawei

【声明】: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77-28828765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xwei067@fox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