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搜索张本宇,你可以找到无数高大上的标签,AI华人科学家中排名前十的大牛;曾就职谷歌、Facebook;深耕人工智能领域20年,手握154项美国专利,在国际一流期刊及会议上发表的45篇论文已被引用超过1万次。
甚至还有一张西装革履,交叉握手于胸前,面朝镜头露出标准职业笑容的封面硬照。撕去标签,离开网络,真实世界里的张本宇,穿着随意,就像身边普通的程序员,看上去远比78年出生的实际年龄小。
从1999年他在北大攻读人工智能硕士算起,正式踏上AI的征程。20年过去了,荣辱沉浮,恩怨俱散,他仍是最初那个追着数据跑的少年。
我试图让本宇描述下入职蚂蚁金服后的高光时刻。他回忆一会,很遗憾的告诉我,没有什么高光时刻,但有一幕深深印在他脑海里。
那是去年12月18日,圣诞节前一周,他从硅谷的家中出发,坐11小时飞机,抵达上海后换机场高速前往杭州,汽车驶进西溪路556号,一幢极具现代化气息的“之”字形建筑赫然出现,门口立着五个大字“蚂蚁Z空间”。
AI华人科学家张本宇解密蚂蚁 共享智能科技
网上搜索张本宇,你可以找到无数高大上的标签,AI华人科学家中排名前十的大牛;曾就职谷歌、Facebook;深耕人工智能领域20年,手握154项美国专利,在国际一流期刊及会议上发表的45篇论文已被引用超过1万次。 甚至还有一张西装革履,交叉握手于胸前,面朝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站长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zzz.com.cn/html/xinwen/pinglun/2021/1207/34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