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与夏季奥运会项目多在体育场馆内举行不同,作为冬奥会“重头戏”的雪上项目多在室外山区举行。冬奥会山地雪上项目赛程安排和赛事举办、观赛、救援等外围保障服务,都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在比赛期间,除了运动装备、运动员自身水平外,风速、风向、温度、湿度、能见度及雪质等自然条件的差异,将会直接影响赛程安排以及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比赛安全。
11月22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2022年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北京城市服务保障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气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表示,冬奥气象服务保障筹备工作现已全面就绪,气象科技创新实现“两个首次”。
一是通过冬奥雪上项目赛区(延庆海陀山、张家口崇礼)立体气象加密观测试验,首次在我国中纬度山区复杂地形下开展冬季中、小、微尺度三维气象系统性的观测试验与分析研究,实时获取精细气象观测数据,形成加密科学观测试验数据集。“赛区高精度气象探测数据的成功获取,使山地气象精密监测难题有了冬奥方案。”陈明轩说。
陈明轩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气象部门在3个赛区布设了441套各类探测设施,大幅提升各类冬奥关键气象要素的监测精度。不仅如此,项目团队还在延庆和张家口赛区布设了多套激光测风雷达。
“雪上赛道地形复杂、风场复杂多变,运动员在高速下滑过程中,极易受到赛道突变的纵风及横风影响。因此,对赛道风速、风向的分钟级甚至秒级实时监测,可为赛事管理人员、运动员及教练员提供辅助决策依据,对冬奥会滑雪比赛的顺利进行、运动员的正常发挥等具有重要意义。”陈明轩说。
护航冬奥会 气象科技完成两个首次创新
要知道,与夏季奥运会项目多在体育场馆内举行不同,作为冬奥会重头戏的雪上项目多在室外山区举行。冬奥会山地雪上项目赛程安排和赛事举办、观赛、救援等外围保障服务,都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在比赛期间,除了运动装备、运动员自身水平外,风速、风向、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站长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zzz.com.cn/html/xinwen/dongtai/2021/1126/30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