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阿里之外,每个上规模的电商平台都在争先恐后的公布数字,京东方面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2时,京东商城交易额同比增长78%,截至13:33:29,京东商城的交易额就已超过去年双11的全天交易额;更迅速的是苏宁易购,根据苏宁公布的数据,截至上午7点03分,线上销售规模就已经突破2015年双十一全天、10点56分全渠道销售规模突破2015年双十一全天,最终销量同比增长了193%。
正如阿里、京东这些曾经的挑战者变成行业的捍卫者,双11也变得越来越按部就班,从上游到下游,所有的参与者对游戏规则越来越娴熟。
从目前来看,除了移动端销售继续大跨步前行外,在双11开始前被爆炒的直播、VR、跨境等新兴模式仍无法撼动双11的根本模式,越来越理性的消费者和商家眼中更关注的是价格、品质以及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
走过八年,阿里双11有了千亿的盘子,但如果未来有一天这个数字不再飞速增加,双11会变成什么?没有人知道。
奇招迭出,平台仍很high
下半年刚刚开始,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就开了多次“双11”预热会,10月份,天猫在香港召开发布会,对外正式宣布今年“双11”的玩法,主要目标瞄准“买全球、卖全球”,包括菜鸟、蚂蚁、高德等多个体系协同作战。
京东则主打差异化体验,也就是一贯的强项物流,京东不仅配备了智能机器人,由机器人分拣货物,而且还分时间段对购物过程中产生的仓储服务费、配送服务费等打5折优惠或全额减免。也就是说,和京东物流合作的任何商家以及消费者,都有机会享受此待遇。
京东还拉上了国际零售巨头沃尔玛,让京东在进口食品、母婴、商超零售、家居等品类的货源进一步丰富。另外,在双十一结束后,京东将直接进入“黑五”促销环节。
同时,阿里巴巴和京东均延长了双11的促销时限,天猫所采取的办法是双11预售,提前一个月开始就交纳定金,在双11时可以优先抢购。而京东采取的是“双11购物季”,从11月1日至11月12日共11天购物周期。
亚马逊中国则将Prime会员服务带到了中国。成为亚马逊Prime会员的中国消费者在选购亚马逊海外购商店中的400多万Prime商品时,单笔订单满200元人民币,可尽享跨境订单免费配送,全年无限。
除此以外,几乎所有的电商平台在双11时都采用了直播的促销方式,大多为高管亲自上阵,卖力吆喝。
更理智的产业链
双11刚开始的几分钟,微博和朋友圈都有人抱怨,抢不到货,但也就这仅仅几分钟,购买体验就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