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网 动态 以法律武器震慑App偷听行为

以法律武器震慑App偷听行为

很多人都有类似这样的经历:刚和朋友聊天提起某款商品,打开手机购物App后,首页随即出现同类产品的推送广告;刚和家人商量休假打算去某地旅游,某旅游App马上奉上该地最佳旅游攻略这种聊啥来啥的现象让人们在接受贴心服务的同时越发感到疑惑:怎么就这么准

很多人都有类似这样的经历:刚和朋友聊天提起某款商品,打开手机购物App后,首页随即出现同类产品的推送广告;刚和家人商量休假打算去某地旅游,某旅游App马上“奉上”该地最佳旅游攻略……这种“聊啥来啥”的现象让人们在接受“贴心”服务的同时越发感到疑惑:“怎么就这么准?难道是App在‘偷听’我们聊天?”2021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日前正式启动,个人信息保护再次成为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

 

(10月12日《中国青年报》)

 

App能够轻易“窃听”用户个人语音信息,并被商家作为精准投放广告的营销手段,主要源于App运用了访问用户麦克风的技术。虽然这种技术的运用在信息化时代不可或缺,其本身也是中立的,但任何技术都存在利弊两面,商家在应用App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时,理当趋利而避弊,不能为了利益的盆满钵满而去触碰用户隐私保护的底线。这既是App技术发展应该有的基本范式,也是信息时代拱卫普罗大众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应有之义。

 

原本中立的App技术,被不良商家作为“窃听”用户个人语音信息进行精准营销的营利工具,也在深层次上折射出当前不良商家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违法成本低的治理痛点。从以往的监管实践来看,一些商家僭越法律底线利用App收集用户个人信息事发后,多被处以整改、通报、下架、罚款、查处、行政约谈等行政处罚,处罚力度明显偏轻。就算较为严厉的罚款处罚,一般也就区区数万元。相比于其巨额非法收益,只不过是九牛一毛,难以产生以儆效尤的警示作用,无形中让不良商家利用App“窃听”用户个人信息并从中获利底气十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站长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zzz.com.cn/html/xinwen/dongtai/2021/1101/17459.html

作者: dawei

【声明】: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77-28828765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xwei067@fox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