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活体机器人能生孩子?!美媒称其本质仍是生物体
机器人不仅有生命还能生孩子?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1月29日报道称,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被称为全球首个活体机器人的异形机器人可以进行自我繁衍。 其本质仍是生物体,用青蛙胚胎中提取的干细胞培植而成,长度不到1毫米,但比微生物大得多。起初,这种机器人
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期望科技助力
10月13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的部长级平行圆桌会议上,来自数十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围绕知识、创新和惠益分享主题建言献策,推动科技进步、共享创新技术成为多方共识。 1993年,《生物多样性公约》正式生效,确立了保
二氧化碳的最大自然排放者!原生生物缓解气候变化
对原生生物细胞大小和形状的一些简单测量可以预测它们对全球变暖做出的反应。图片来源:杜克大学气候变化对地球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的生命网络意味着什么呢?美国研究人员表示,人们或许可以从几盎司的微生物汤中窥见未来。每一滴池塘水和一茶匙的土壤都充满了
国际生物多样性与健康大数据联盟在京落地
10月14日,国际生物多样性与健康大数据联盟启动仪式在京举行。该联盟依托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成员主要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包括巴基斯坦、沙特、泰国、俄罗斯、新加坡、美国、瑞士等多个国家的机构代表参加了启动仪式。 该联盟是在国际生物科学
万向区块链与恒丰银行合作,用生物资产解决融资难问题
7月23日,恒丰银行与万向区块链合作,借助区块链技术实现生物资产可信监管,向山东菏泽的肉牛养殖农户发出首批惠农贷款。据悉,恒丰银行还将通过平台陆续向当地更多农民养殖户提供资金,该产品名为“好牛快贷”。 万向区块链生物资产可信监管及金融服务平
解决可穿戴设备痛点,生物医学“多面手”是如何炼成的?
2020年中,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显示:2000年至2016年期间,全球预期寿命增长了8%以上,健康预期寿命也从平均59岁增长到63岁。年轻一代除了有机会享受到世界一流的医疗健康服务,还受益于越来越智能的健康监测传感器等智能设备——过去十年手机、可穿戴设
上海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落地
与此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团队精神、领导才能、创新和创业能力。 除了上海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创始院长这一身份,沈定刚教授还是医疗AI公司联影智能的联席CEO。在采访中,他补充到,参与上海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建立,也将进一步完
兰州大学牵头实现研发全生物可降解超级电容器
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联合美国休斯顿大学、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成功研发了一种轻
碳基生物惨遭淘汰!
有1000多名参与者参加了在上周举行的虚拟填字游戏「美国纵横字谜锦标赛」(American Crossword Puzzle Tournament),其中有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竞争对手。 而人工智能则在填字游戏竞赛中首次超越人类。 对于填字游戏机器人Dr. Fill来说,这是与碳基玩家竞
AI有助于解释单细胞生物在没有大脑的情况下是如何按照预期的方向
据外媒报道,简单的生物如何设法移动到一个特定的地方?人工智能和维也纳大学开发的一个物理模型现在可以帮助解释这个问题。在没有大脑或神经系统的情况下,如何可能向所需的方向移动?单细胞生物显然可以毫无问题地完成这一壮举:例如,它们可以在小鞭毛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