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网 动态 2021 年的最后一个月,我国 人造太阳 再开启新一轮实验

2021 年的最后一个月,我国 人造太阳 再开启新一轮实验

12 月 22 日消息,据新华社和央视新闻报道,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西郊董铺水库旁的科学岛的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近日宣布,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 东方超环)再度开机运行。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离子体物理研

12 月 22 日消息,据新华社和央视新闻报道,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西郊董铺水库旁的科学岛的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近日宣布,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 东方超环)再度开机运行。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宋云涛表示,此次实验建立在对上一轮实验结果的总结以及对 EAST 辅助加热等系统升级改造的基础之上,目标是让“人造太阳”向着更“热”更“持久”发起冲击。
 
 今年 5 月 28 日凌晨,EAST 开展的第 16 轮 EAST 装置物理实验实现了可重复的 1.2 亿度 101 秒等离子体运行和 1.6 亿度 20 秒等离子体运行,再次创造托卡马克实验装置运行新的世界纪录。
  
据介绍,EAST 又被称为“人造太阳”,是由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的“九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去年 6 月,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所启动 EAST 装置的升级改造工作,历时一年的升级改造全面提升了该装置性能,并在物理实验中攻克了稳态高功率加热、完全非感应的高电流驱动、高精度等离子体实时控制、高热负荷等离子体与壁材料相互作用等系列技术难题。
 
核聚变能具有资源丰富、无碳排放和清洁安全等突出优点,是人类未来理想的清洁能源之一,可为实现碳中和作出重要贡献。
 
实现核聚变发电的两大难点是如何实现上亿度点火和等离子体稳定长时间约束控制,同时实现上亿度等离子体长时间维持尤为困难,这需要将上亿度等离子体与零下 269 摄氏度超导磁体、高热负荷等离子体、壁材料相互作用,在动态精密控制等多项极端条件下高度集成和有机结合,难度和挑战非常大。
 
此外,官方还表示下一代“人造太阳”—— 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目前已完成工程设计,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正在建设。如同中国神话传说里的夸父,在宋云涛等科技工作者看来,新的一年要“向着‘太阳’,再出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站长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zzz.com.cn/html/xinwen/dongtai/2021/1222/42131.html

作者: dawei

【声明】: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77-28828765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xwei067@fox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