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网 传媒 西部干旱区新疆无人机增雨首飞圆满

西部干旱区新疆无人机增雨首飞圆满

一架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固定翼无人机,24日在新疆巴里坤草原成功完成首次人工增雨作业任务。这标志着无人机技术有望更广泛运用于我国人工增雨、人工防雹等防灾减灾工作中。 位于新疆哈密地区的巴里坤草原是新疆第二大草原,由天山积雪融化冲积而成。24日这天

一架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固定翼无人机,24日在新疆巴里坤草原成功完成首次人工增雨作业任务。这标志着无人机技术有望更广泛运用于我国人工增雨、人工防雹等防灾减灾工作中。

 

位于新疆哈密地区的巴里坤草原是新疆第二大草原,由天山积雪融化冲积而成。24日这天,密集的云团层层笼罩在辽阔草原上,一架固定翼无人机直冲云霄,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近两个小时后,完成云中播撒作业的无人机在指定地点自动打开降落伞成功着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主任晋绿生说,此次无人机通过雷达控制在山区上空云层中作业,通过播撒碘化银将空中云水转化为降雨。相比过去对空射击、有人飞机等手段,无人机增雨具有飞行高度高、作业时间长、应对复杂天气能力强的优势。

 

“无人机续航时间大于10小时,在能见度相对较低的云层中也能作业,同时具备盲降能力,增水效率提高的同时成本也下降了。”晋绿生介绍,用于人工降雨的无人机还加装了特殊设备,空管部门可实时监控和指挥,杜绝了“黑飞”给航空安全带来的隐患。

 

利用云系演变条件进行人工增雨雪作业,是我国缓解水资源短缺、改善生态环境、防灾减灾的有效手段。财政部近日公布,近五年来,国内累计安排人工影响天气补助资金约88亿元,增加目标区域降水2335亿立方米。

 

新疆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是我国最早开展人工影响天气的省区之一,目前人工影响天气规模居全国之首,有人工增水作业点1000多个,还有克拉玛依、和田、哈密、库尔勒4个飞机增雨雪作业基地,共保护农作物面积4000万亩,人工增雨(雪)范围超过34万平方公里,年人工增水量10亿吨左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站长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zzz.com.cn/html/xinwen/chuanmei/2021/0609/10027.html

作者: dawei

【声明】: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77-28828765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xwei067@fox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